
8月31日,走进位于双峰县走马街镇桂林村狮形山种养合作社的黄栀子基地里,满山的黄栀子已进入采摘季节,金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崭新的鸡舍、鸭舍里,成百上千的小鸡、小鸭正争相啄食……由该合作社投资的“林下养鸡-黄栀子”套种产业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这是该村巩固脱贫成效、振兴乡村,大力扶持的产业发展“亮点”之一。
“6年前,这里大片土地抛荒、山地茅草连天,人没法走进来,实在可惜。”返乡创业的彭望平说。2017年,在外经商的彭望平在镇党委、政府的动员支持下,在村民们的殷切期盼下回村担任桂林村党支书记。
“桂林村多山,拥有近1300亩公益林,村民们世世代代守着山林却没法创造出财富,有能力的都外出挣钱了。同时,村里断头路较多,连个像样的村部都没有!”刚上任的彭望平望着村民们殷切的目光,深感肩上担子不轻。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桂林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彭望平决心把村集体产业发展起来。他在桂林村采取土地租赁方式,流转300亩荒山种植黄栀子,整修水利,并在林下养殖本地鸡、鸭、鹅,将荒山做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
“黄栀子浑身是宝,果实可提取栀子黄色素,作染料应用,花既可观赏,又可以提制芳香浸膏,用于多种花香型化妆品和香皂等,食药两用,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彭望平如数家珍。
彭望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黄栀子每亩可产300斤,收购价在2元/斤左右,村集体的“钱袋子”是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同时黄栀子基地捆绑了村上9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每人每年提供160元分红,也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截至去年底,桂林村的54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事实上,近几年来,彭望平依托黄栀子基地不断完善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提升: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连接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2条,共计1500米;增加变压器1个,新换变压器1个,全村实现稳定供电;整治抛荒稻田500亩;新村部正稳步建设中……
如今,一个产业兴旺,乡村靓丽,村民富裕的桂林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责编:陈婧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